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 > > 正文

动态:江东时评 | “烟火气”也要“不呛人”

来源:新华报业网    时间:2023-05-30 03:05:21


(相关资料图)

近日,随着中高考临近,淄博烧烤扰民引发的投诉逐渐增多。有社区居民反映,晚上烧烤店生意火爆,经常营业到凌晨,顾客说话声音较大,影响楼上居民休息。目前,当地街道已采取相关措施,减少噪音污染。

两个月来,淄博烧烤热度不断攀升,从政府的服务能力,到市民的真诚待客,公众无不为之叫好。然而,外地游客的涌入和烧烤摊点的火爆,也给当地市民增添了“烦恼”。烧烤本质上是一种“地摊经济”,容易产生噪音扰民、占道经营等问题。所以早在2015年,淄博就下大力气引导露天烧烤进店、进场、进院,并使用无烟环保炉具。但居民投诉的增多,说明噪声扰民现象尚未有效避免。可以预见的是,随着淄博烧烤的持续火热,烧烤与周边居民、消费者之间的矛盾会日渐凸显。在守护城市烟火气的同时,如何让“烟火气”“不呛人”,是城市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。

进入夏季,各地夜经济、地摊经济愈发火热,不仅仅是淄博,很多城市都会遭遇这类管理难题。前段时间,刚开业一个多月的南京网红夜市怪兽夜市,因为油烟污染、噪音污染等,遭到周边居民投诉,无奈之下,夜市关闭。夜市的关闭令人惋惜,但也恰恰说明,噪声、垃圾、安全等问题如果解决不好,夜经济必然不能长久发展。值得肯定的是,针对市民投诉,淄博已经开始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工作,烧烤店集中区域将开展扰民问题的整治。其中包括加强对烧烤经营者、员工的宣传教育培训,积极与社区居民开展交流互动,对噪音超标的烧烤店依据情况予以处罚等等,从各个方面整治噪音污染,保障市民基本权益。

“烟火气”越浓,越要“不呛人”。守护好城市烟火气,既是一道经济题,也是一道治理题。城市管理者要加强精细化管理,拿出“绣花功夫”,防范夜经济、地摊经济等的“双刃剑”效应,既为经营者创造有利环境,又不以牺牲公共利益和城区秩序为代价,既要出实招硬招引回“烟火气”,又要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“不呛人”,努力把升腾的“烟火气”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,让城市烟火更暖人心。

关键词:

精心推荐

X 关闭

X 关闭